您当前位置:OB电竞·(中国)平台首页/新闻中心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康庄大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大原则之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道路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夯实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历史地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经了无数辛酸苦楚,凝聚着党团结带领人民掌握自身命运的卓越智慧,见证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救亡图存转向繁荣昌盛的伟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长期探索而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好的教科书。鸦片战争发生后,“天朝上国”的虚妄迷梦被西方坚船利炮惊醒破灭。面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无数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之路展开不懈探索。从引进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从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到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在发展道路的确立上,逐步实现了由“照搬依附”向独立自主转变,逐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形态与轮廓也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部署中变得日渐清晰可感。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紧密结合,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总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多方对比与反复验证的最优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民推崇青睐,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经典论述,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惟邦本”“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主张,都表明了人民群众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突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接连取得成功,恰在于它是一条能够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护民利、保民生的道路。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我们党就表明了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在一系列的具体实践中,党又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一以贯之。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人民性作出进一步丰富发展,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极推动共同富裕。自始至终,党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人民群众也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从而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全力支持党的工作,共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满目疮痍,到领异标新、震古烁今、欣欣向荣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惊天之变,有力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有力地确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科学的内在设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多重保障与必要条件。从领导力量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恩格斯表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党就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上,党不仅是开创者,也是领导者。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正是有了党的正确领导,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发展动力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历史演进的决定性动力。党的领导固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但更为根本的还是人民。人民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受惠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自始至终,党都高度重视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相统一的现代化。从战略布局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多维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发生了从经济、政治“两手抓”的“二元架构”,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同推进的“五位一体”转变。此外,党也提出了与之相互促进且统筹联动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局性的视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进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能。从战略目标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渐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会一蹴而就,其实现建立在阶段性目标的完成上。党的十三大,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旨在分阶段推进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以此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相关战略的调整与完善中陆续变为现实。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以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得益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与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然具备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的道路,为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提供助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西方国家虽大肆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但其现代化道路却充斥着自私狭隘的粗俗观念、穷奢极欲的不良之风、血腥罪恶的扩张掠夺,常令人类社会陷入冲突与倒退的窘迫境地。与之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赓续了崇尚“和为贵”“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的“和合”文化,摒弃穷兵黩武的野蛮陋习,反对“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矢志不渝地追求和平、和睦与和谐。进入新时代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社会交往与联系较前一阶段更为紧密,全球性新问题接连涌现,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对此,我们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充分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开展“OB电竞·(中国)平台首页”国际合作,积极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向国际社会持续传递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效驳斥了“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等不实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开放、包容、和平的姿态向国际社会昭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进行广泛合作之间并非相互抵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管用的道路,为后发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一国机械套用既有理论、盲目照搬他国模式、过于依靠外部力量的结果,多是水土不服,有时甚至葬送自身的前途命运。苏联因未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未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未把马克思主义与自身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犯下教条主义的错误,导致其指导思想与发展模式日趋封闭僵化,为其迅速解体埋下祸根。部分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因“先天不足”而选择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来推动本国现代化进程,可现实中则是屡遇“后期乏力”的发展困境,面临现代化建设的种种危机。有别于这些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理论与实践、守正与创新、批判与吸收相统一,不仅让中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期稳定、国家政通人和,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希望,直面回应了“历史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中国崩溃论”等抹黑质疑。历史与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人类现代化建设有益经验启发下,自我独创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契合历史走向的现代化新路,既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创举,又树立了后启来者的典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势,拓宽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方式,破解了后发国家如何在保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获得快速发展的历史难题。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跨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正在经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终将昂首迈向“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明天。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循此光明之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锐意进取、敢于奋斗的精神,继续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