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OB电竞·(中国)平台首页/新闻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国内产业链也深陷其中。在此背景下,以产业链带动复工复产成为当务之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了98.6%,人员平均复岗率达到了89.9%。
不过,产业链企业复工还需打通资金链环节。以建筑行业为例,由于上下游企业因资金压力无法按时交付原料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复工进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供应链金融成为银行提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重要方式。
交通银行公司部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核心企业要复产,除了要解决自身的融资问题外,还要关注上下游的协同。银行协助企业复工,除了向核心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还需要发挥核心企业的枢纽作用,通过与核心企业合作,以结构化融资的方式,向上下游注入信贷资金,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复工复产。”
产业链“堵点”待疏通
当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如何快速实现复工复产是当务之急,产业链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
自商务部提出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后,工信部也提出“全力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聚焦重点行业,抓产能释放;二是聚焦龙头企业,抓产业链协同;三是聚焦中小企业,抓纾困解难;四是聚焦重点地区,抓基本面稳定。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推进产业链复工复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建筑行业为例,受疫情影响,建筑行业的产业链几乎停滞,无论是材料生产、流通还是建筑工人上岗均受到影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工作人员的陆续返岗,建筑行业逐渐恢复正常经营状态。某世界500强房地产企业工程部人士表示,“我们基本是3月20日全面复工,目前公司的复工率基本达到90%。建筑公司最开始复工的阶段,很多劳动力要么是当地管控严,要么是不愿意来,导致岗位人员不齐;政府部门担心聚集性传染会经常去工地检查,如果不达标就要停工,又会带来劳动力流失。”
不过,在资金链上,建筑公司的上下游企业因资金压力无法按时交付原料也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某头部建筑企业财务人士坦言:“比如上游企业缺乏备货资金,无法按期交付原材料,下游企业周转资金紧张,无法下单采购导致的订单缺乏、原材料短缺,都会影响我们的复工复产。”
记者从交行方面了解到,该行针对建筑行业辐射面广的特点,将“链金融”作为抓手,以依托核心企业进而带动链属企业的方式,为建筑行业注入信贷资金;加强产品的组合运用,围绕建筑行业采购付款多、投标多和工资代发多的特点,以票据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为核心,整合保函和工资代发。
据介绍,整个方案以解决上游供应商获取资金的瓶颈为主体,供应商可凭向建筑企业供货后形成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直接到银行融资,无需申报授信。
从落地情况来看,在2~3月,交行与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铁建等172家建筑公司开展合作,积极运用“链金融”支持建筑公司及其上下游复工复产,覆盖其上下游合作伙伴520多家,办理融资1300多笔,注入的信贷资金约30亿元。
加大供应链金融支持
事实上,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多条产业链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均存在上下游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难题。这一情况亦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以来,产业链上下游部分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压力问题,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增强金融支持和服务,畅通产业链资金流,提升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整体效应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其中要求加大产业链核心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以适当方式减少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
供应链金融成为银行助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重要手段。某上市股份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通常产业链上的资金流有一个特点,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存在上下游占用资金的情况;而这些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因资产不够、缺乏完整的材料等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向其上下游企业提供授信,一来解决了融资问题,二来降低了融资成本。”
那么,在产业链协同方面,银行在审批流程、授信上如何调整?
前述交行公司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会充分评估核心企业的信用以及其对上游的辐射作用,对于行业龙头企业,其供应商无需授信,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便可获取银行融资,简捷的授信融资安排,增强供应商融资的能力,有效解决供应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对于下游经销商,该行通过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预付款融资等方式,为下游经销商的采购提供信贷支持;在经销商已获取货物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存货与仓单质押融资等方式缓解存货积压形成的资金压力。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看来,还需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度数字化改造,强化底层系统能力、智慧供应链能力和用户运营能力,实现整个供应链体系数据的彻底打通,逐步实现上下游的“四流合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这样既能够及时响应市场上的各种需求,抑或是对各地市场变化做出提前预判,提高配给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又能以更加柔性灵活的方式来迎合市场的定制化需求。
来源:新浪财经